2024年績效與亮點(S)
- 2024年至少召開港口設施保全委員會會議1次,審議整體港口設施保全評估及保全計畫1次。
- 2024年每季辦理1次港口設施保全演習與演練,全港群總計至少36場次,共計36次。
- 各分公司至少辦理1次 VTS 人員教育訓練,共計4次。
- 在建工程巡檢稽核頻率,2024年所轄管工程案共計83案,分公司稽核案件在建工程每月至少1次,總公司每季訪查分公司1次,工程訪查普查率為100%。
- 員工嚴重職災及職業病*失能傷害頻率(FR)為0。
*嚴重職災及職業病:死亡或6個月內不能恢復健康狀態之職業傷害。
- 本公司職場員工職場系列活動共600場次。
- 宣導國際商港碼頭裝卸作業安全:公司訂定輔導計畫規劃每半年宣導一次,宣導對象為港區裝卸業者負責人或職安人員,2024宣導人次為481人;每年稽核督導12次(個別與聯合稽核),實際執行宣導21次、稽核督導48次,達成年度執行率100% 之目標。
- 多元健康促進活動員工參與率目標為65%,2024年實際達成率為79.52%,已達成所訂之年度目標。
對應SDGs
- SDG3【SDG 3.8】
- SDG8【SDG 8.8】
管理方針
涵蓋之重大議題
- 港埠作業安全管理
- 職業安全衛生
政策
-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管理評量機制
- 工作環境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
- 員工健康管理
- 港埠作業安全管理【災害防救業務計劃】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為提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績效及促進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秉持關懷同仁、承攬廠商、港區業者及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的理念,積極防止職業災害事故發生,以提供同仁及利害相關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持續建構全員的安全氛圍,以及主動積極「安全健康」友善職場文化,達成零職災之最終目標,型塑職場安全健康優良國際企業形象。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
遵守職安衛法規要求 促進職場安全與健康
-
落實風險管理與管理 提升安全意識與認知
-
提升職安衛管理績效 確保工作者咨詢參與
-
善盡企業之社會責任 持續改善及優化系統
港務公司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本公司(包含總公司、基隆分公司、臺中分公司、高雄分公司、花蓮分公司) 於2022 年5 月全數通過ISO45001 /TOSHMS 雙系統驗證(證書效期為2022/6/12~2025/6/11),並於2023 年~2024 年本公司均全數通過BSI 年度追查稽核。
本公司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涵蓋總公司及各分公司,總公司負責統籌規劃本公司及所轄分公司之商港規劃、建設、營運與海運運輸服務管理及其相關工作者。各分公司負責轄管港口相關作業與活動,包括棧埠、港務及工程管理,範圍如下:基隆分公司(含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臺中分公司(含臺中港)、高雄分公司(含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澎湖港)及花蓮分公司(含花蓮港)。
ISO45001證書-臺灣港務總公司
TOSHMS證書-臺灣港務總公司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本委員會由主任委員一人及九至二十一名委員組成,主任委員由本公司董事長或其代理人兼任,綜理會務。委員分為指定委員與勞工代表,其中指定委員六至十四人,由董事長或其代理人指派,包括總公司一級單位以上主管、分公司副總經理及醫護人員等;勞工代表三至七人,須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由工會選舉(推舉)產生。委員任期兩年,期滿後可續任。本委員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負責相關職掌事務。依據「管理審查程序」,於管理審查會或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時定期審查法規及其他要求事項的變更與符合性,並留存相關運作紀錄,依「文件與紀錄管理程序」辦理。此外,各項目標執行情況由承辦單位每季提報委員會審議,以確保管理成效。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職業安全衛生組織
工作環境安全
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
依本公司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危害鑑別風險評估作業程序」,針對關鍵性作業或潛在危害較高之工作,實施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2024 年經危害辨識及風險評估後,當中承攬廠商墜落風險為主要危害類型,為降低墜落危害的發生,辦理高風險減災工作坊,共計五場次;以主題討論方式擬訂出減災降災措施,包含導入科技減災、建立「職安雲」巡檢軟體等九大項改善方案,並提報於年度管理審查會議審議,及確認所有的危害及風險評估其管控對策有效性,以做為年度目標及管理方案之依據,藉以持續改善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並執行必要之控制方法,進而將風險控制在可忍受的程度之下,並提升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機會,追求安全零災害。
P (Plan,規劃階段) |
D (Do,執行階段) |
C(Check,檢查階段) |
A (Act,行動階段) |
|
進行規劃、管制、監督、矯正措施、稽核及審查等各項活動,以確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政策需求,並保持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適用性。 |
隨時因應情勢與資訊的變化而調整。 |
港區作業安全
為本公司為確保港區作業的安全,透過動線設計與港區標示引導,以減少於港區作業與服務營運過程所可能發生的危害,2024 年期間,皆依相關規定執行無發⽣未遵循行產品與服務之資訊與標示相關法規之情形,亦無發⽣未遵循行銷傳播相關法規之情形。具體辦理措施如下:
場址 |
預防措施 |
基隆港 |
通關引導、無障礙設施、四國語言標示、安全標誌與人行道設置 |
臺北港 |
通關引導、無障礙設施 |
蘇澳港 |
通關引導、無障礙設施、中英文及彈性語言標示、人行道與安全監控、碼頭載重標示 |
臺中港 |
通關引導、無障礙設施、使用注意標示與載重限制標示 |
高雄港 |
通關引導、人車分流與作業區禁止標示、載重限制告示、標示維護機制 |
安平港 |
作業區人車分道與調度標示 |
布袋港 |
作業區禁止進入標示、人車分流與調度標示、倉棧載重限制標示 |
澎湖港 |
通關引導、無障礙設施、碼頭/倉庫/露置場載重標示 |
花蓮港 |
橋樑/碼頭/倉庫/露置場載重標示(依專業顧問評估結果設置) |
教育訓練
為提升員工職安衛知識與技能,港務公司以「職場安全」與「健康促進」為主軸,辦理各類教育訓練與宣導,強化安全意識與健康自主管理能力。並鼓勵同仁透過關懷、溝通及安全觀察行為,推動職場安全文化,輔導分公司、承攬廠商及港區裝卸業者共同提升職安衛管理水平,營造尊重生命的安全文化,展現永續經營決心。各單位依實際業務需求彙整年度教育訓練與宣導計畫,課程對象以本公司同仁為主,並可視情況納入港區公私部門業者及利害關係人。課程包含內訓與外訓,皆由具專業資格之講師授課。2024 年教育訓練辦理狀況,詳見企業永續發展專區-永續資訊揭露-友善互動資訊: 職安衛訓練。
內訓 |
包括一般或特殊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宣導、健康講習、職業安全衛生內部稽核訓練、法規鑑別訓練、危害鑑別風險評估訓練及相關作業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宣導等。 |
外訓 |
視主管機關要求或各單位視業務需求而定。 |
員工健康管理
為落實「零職業病」之健康政策目標,本公司訂有『員工健康管理程序』及『員工健康服務計畫書』。此計畫涵蓋本公司內部所有員工,每年編列健康檢查經費,供員工免費辦理健康檢查,且項目及頻率更優於現行法令,體貼照顧員工健康。
員工健康服務計畫書
港務公司各職安衛單位皆設有專任健康護理人員,負責員工健康評估、管理與追蹤,每年規劃並執行健康服務計畫。評估內容涵蓋人因性危害、不法侵害、異常工作負荷預防、母性保護與中高齡員工健康等項目。公司每年定期辦理一般與特殊作業健康檢查(含噪音、粉塵、異常氣壓及長期夜班),並設立健康管理服務中心,由專業護理師提供健康諮詢。另特聘職業醫學專科與臨場醫師,提供一對一諮詢與追蹤,健檢數據統一匯入「健康管理資訊系統」進行風險分級與管理。近年健康檢查參與情形如下:2022 年1,001 人(受檢率97.18%)、2023 年1,071 人(98.1%)、2024 年1,031 人(99.22%;未受檢共計8 人,未受檢原因:身體因素3 人及個人因素5 人),持續維持高參與率與健康管理品質。2024 年員工健康檢查人數與費用統計詳見企業永續發展專區-永續資訊揭露友善互動資訊: 員工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