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在追求營運成長的同時,也深切體認兼顧環境永續之重要性,透過主動鑑別公司服務、活動相關之環境風險,自主管理並降低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落實綠色永續港口目標,進而實踐「以創新為核心,走向世界,成為全球卓越港埠集團」之企業願景。
環境政策
- 落實綠色港口推動方案,打造國際優質港埠
- 遵守環保相關法規要求,善盡企業環保責任
- 執行環境監控污染防治,提升港埠環境品質
- 推動環境相關宣導教育,培育員工環保意識
- 強化當地社區溝通平台,共創港市永續發展
本公司所轄七大國際商港,已於2017年全數取得生態港(EcoPorts)認證*,亦為歐盟海港組織生態港口網絡的一員,後續仍定期進行認證複評,並持續與全球70幾個生態港交流最新的綠色港口建構措施與最佳管理作為。
*註:生態港認證(EcoPorts Certification)為歐盟內部歐洲海港組織(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 ESPO)旗下生態環境永續物流鏈基金會(ECO Sustainable Logistic Chain, ECOSLC)提供歐洲及國際港埠檢視其港埠環境友善之認證,亦為目前國際唯一針對港埠所設計之環境認證檢視系統,且可進一步與ISO14001進行整合。
空污防制
空氣品質管理
港區空氣污染排放源主要分為海上排放源(船舶)及陸上排放源(重型車輛),港務公司透過實施各項污染防制措施及管理作為,帶動港口供應鏈共同降污減排,有關港區空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之減量效益,執行成果說明如下:
- 宣導船舶進出港減速:港區範圍內(3-5浬),船舶減速至12節以下,2023年達成率94.4%,達成總艘次6萬1,047艘次。港區範圍外至20浬,船舶減速至12節以下,達成率47.8%,達成總艘次2萬 7,188艘次。
- 擴大岸電設施使用:港務公司自有港勤船舶備勤時,100%使用低壓岸電;高雄港及臺中港宣導航商使用高壓岸電,2023年使用74艘次。
- 自動化門哨系統:為加速車輛進出港區通關作業,縮短車輛停等哨口時間(原停等時間4分鐘縮短至10秒),積極擴建港區貨櫃中心自動化門哨系統,2023年進出自動化門哨車輛總計2,184 萬輛次,減碳量約為3,320公噸CO2e。
- 港區作業機具減污作為:七大國際商港貨櫃場主要大型機具均已電動化,港區其餘機具均使用硫含量10ppm以下之超級柴油;地方政府劃設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臺中港、高雄港、安平港為空氣品質維護區,要求進入港區之大型柴油車應符合排煙管制。
2023年減汙措施成效(單位:公噸) | |||||
---|---|---|---|---|---|
PM2.5 | PM10 | SO2 | NOX | 減碳量(CO2e) | |
高壓岸電 | 0.5 | 1.6 | 2.9 | 6.4 | 366.5 |
船舶減速 | 152.5 | 190.6 | 998.1 | 1.736.8 | 107.376.7 |
自動化門哨 | - | - | - | - | 3.320 |
總計 | 153.0 | 192.2 | 1.000.9 | 1.742.2 | 111.063.2 |
- 資料來源為港務公司自行推估計算。
- 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紀錄船舶軌跡航行於到港前20浬內各區段之平均速度後,再整合為該艘船舶之平均速度。
公務減碳
本公司配合政府低碳能源轉型政策,並依循臺灣港群減碳藍圖與路徑推動港區減碳,達成2030年減碳50%、2050年淨零排放之目標,2023年新增之節能燈具及節能設備減少521.54公噸減碳量;並積極推動智慧能源監控管理系統、儲創能設備建置及能源轉型使用以達成減碳及降低能源需求之目的;並環保計畫之承諾事項列入「投資經營計畫書」作為綜合評選項目,鼓勵港區業者降低能源損耗。
環境保護資訊
能源使用 | ||||
---|---|---|---|---|
定量指標 | 單位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電力使用量 | 度 | 42,500,374 | 41,937,673 | 43,771,988 |
GJ | 153,001 | 150,976 | 157,579 | |
汽油使用量 | L | 92,689.9 | 90,585.6 | 85,358.3 |
GJ | 3,025 | 2,956 | 2,786 | |
柴油使用量 | L | 644,013.6 | 807,184.7 | 724,924.9 |
GJ | 22,634 | 28,369 | 25,478 | |
能源總計 | GJ | 178,660 | 182,301 | 185,843 |
年營收 | 萬元 | 2,253,217 | 2,372,335 | 2,377,073 |
能源密集度 | GJ/萬元 | 0.08 | 0.08 | 0.08 |
說明:
- 電力熱值換算為1kWh=0.0036GJ。
- 轉換係數來源以環境部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計算燃料熱值,汽油7,800kcal/L;柴油8,400kcal/L;天 然氣8,000kcal/m³;1kcal=4.184KJ。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公噸) |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 2,444.26 | 5,896.53 | 2,514.96 |
範疇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21,424.99 | 20,759.15 | 21,667.13 |
範疇三:其他溫室氣體排放 | 5,880,343.34 | 1,954,423.78 | 3,917,383.56 |
總排放量=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 | 5,940,212.59 | 1,981,079.46 | 3,941,565.65 |
年營收 (萬元) | 2,253.217 | 2,372,335 | 2,377,073 |
範疇一+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 0.01 | 0.01 | 0.01 |
2023年具體措施成果如下:
- 建置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包含智慧水、電錶建置,監控用水、用電情形,提升能源運使用效率,導入智慧化照明燈具,提供良好照明環境達到節能效果與降低能源使用需求,同時透過監控系統,監管使用情形與異常事件通報,以掌握港區能源使用狀況及提升管理效率。
- 推動高雄港儲創能設備建置,優先完成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生產再生能源,並於第七貨櫃中心設置儲能系統,以達成港區用電消峰填谷之成效及減碳之目標。
- 在能源轉型使用方面,考量港口在未來氫能供應鏈之重要性及掌握氫能發展方向,著手進行相關之研究,作為港口發展氫能之推動方式,達到潔淨能源之轉型使用、淨零排放之目標。
- 為提高臺灣港群貨櫃吞吐量,本公司辦理各項行銷奬勵方案,為提升各項行銷奬勵方案作業效率,本公司建製「行銷獎勵案資訊平台」及「行銷獎勵申請系統」等線上系統,航商可透過線上平台申請參加行銷獎勵,本公司亦可藉由平台系統核算獎勵金並產製報表,利用電子化方式,減少紙張使用,致力守護綠色地球,達到減碳落實企業永續。
- 港務公司於2023年頒布公告之甄選須知範本(單項評比&綜合評選)第二節第八條第(三)款內的「投資經營計畫書」要求之項目8為「環保計畫」,並將「環保計畫之承諾事項」列為固定之綜合評選項目,得依個案調整配分,環保計畫之內容包含溫室氣體盤查與特定業者溫室氣體減量及使用再生能源規劃,以鼓勵港區業者降低能源耗損。
2023年節能狀況(單位:公噸) | ||||
---|---|---|---|---|
項目 | 種類 | 數量 | 比例 | 減碳量(CO2e) |
LED 燈具 | 辦公種類 | 1.102 | 76.5% | 38.83 |
港區作業 | 338 | 23.5% | 334.43 | |
小計 | 1.440 | 100% | 373.27 | |
節能設備 | 窗型冷氣機 | 2 | 1.2% | 7.16 |
分離式冷氣機 | 96 | 58.2% | 138.03 | |
電扇 | 57 | 34.5% | 0.51 | |
冰箱 | 10 | 6.1% | 2.57 | |
小計 | 165 | 100% | 148.27 |
能源暨溫室氣體減量措施
辦公室節能方案
- 智慧水、電錶建置,監控用水、用電情形,提升能源運使用效率,導入智慧化照明燈具,提供良好照明環境達到節能效果與降低能源使用需求。
- 本公司建製「行銷獎勵案資訊平台」及「行銷獎勵申請系統」等線上系統,航商可透過線上平台申請參加行銷獎勵,亦可藉由平台系統核算獎勵金並產製報表,利用電子化方式,減少紙張使用,每年約可減少7,000張紙張,約43.12kg CO2e碳排量。
- 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為配合節能減碳政策,於2023年更新旅客大廳空調系統、 電梯及手扶梯,改為節能設備,以提升用電效能,達成節約能源之目標。
- 新啟用之布袋港旅服中心,其建築設計透過大量落地玻璃及天窗增加白天照明,燈光照明並採用LED燈;物內系統設施採用智慧電子化看版設施、廁所設置電子感應器、自動烘手與免治馬桶、感應式水龍頭出水,較原有建築設施減少資源耗費。另旅服與客運碼頭區域增闢景觀植栽空間透過種植花樹林木以達節能減碳,呼應公司減碳政策。
- 電子通行證主要目的係取代紙本作業節省紙張並電腦化管理。有效人員通行證:定期證93,031張,有效車輛通行證:定期證59,271,總計152,302張。
綠色工法
-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計畫節能減碳方式規劃如下:
- 碼頭結構設置減壓消波室—綠色環境
- 回收既有沉箱作為錨碇設施—綠色工法
- 回收拆堤石料再利用於碼頭拋石工項—綠色工法
- 浚挖港內航道作為造地及地質改良土方料源—綠色工法
- 碼頭岸電設施—綠色環境
- 選擇低耗能之碼頭及櫃場營運機具—綠色環境
- 選擇能源效率高、排污低的環保車機
- 附屬建築之綠建築規劃
- 澎湖港馬公1號碼頭區郵輪碼頭延建工程節能減碳方式規劃:
- 採用鋼管樁之鋼材屬可回收再利用—綠色材料
- 棧埠作業:
- 臺中港務分公司利用港區中龍鋼鐵公司冷卻放流水,設置加壓取水設施,提供港區業者及施工單位進行港區道路、碼頭裝卸及工程揚塵抑制之噴(灑)水使用,以有效減少空污,提高放流水再利用。
- 花蓮港於散雜貨裝卸作業期間,裝卸公司須於碼頭面進行灑水,以有效抑制揚塵。為充分利用水資源,花蓮港務分公司利用港區地勢差異進行地表水回收,並以地表水取代港區自來水。
- 再生材料應用:
- 新增再生粒料應用於港區造地填築作業程序,並推動再生粒料應用於港區填築工程綱要計畫。
向海致敬
為打造臺灣成為一個生態、安全、繁榮的優質海洋國家,行政院於2020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並推出「向海致敬」政策,推動「淨海(清淨海洋)、知海(知道海洋)、近海(親近海洋)及進海(進入海洋)」4大內涵工作,鼓勵人民親近海洋、向海學習。
港務公司作為海岸第一線國營企業,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就維護海岸乾淨的「清淨海洋」及 讓國人靠近海洋、進入海洋的「開放海洋」項目推行相關工作,並協助帶動國人對海洋議題的關注,形塑 「親海、識海、愛海」的海洋公民意識。
海岸環境清潔
港務公司所轄各分公司積極落實港區垃圾資源回收分類,減少港口資源消耗與廢棄物產生,並為維護港區水域環境清潔,定期派員巡視清理水域漂浮廢棄物,同時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積極維護轄管商港海岸及水陸域環境清潔,營造優質港口作業環境,本公司並無有害事業廢棄物,2023年總計清除量3,292.8公噸。
廢棄物處置
2023年高雄港廢棄物清除量 | |
---|---|
項目 | 清除量(公噸) |
一般事業廢棄物 | 焚化1,192.01 |
回收25.79 | |
有害事業廢棄物 | 0 |
總計 | 1,217.8 |
港區船舶產生之廢油污水部分,本公司對於收受港區船舶廢污油水之收受業者,要求其收受量應按月提報予本公司各分公司,以掌握相關數據提供地方環保局進行勾稽,透過建立港區回收管道,統計2023年船舶廢污油水收受量共計8,021.53公噸。2023年海岸環境清理總共194次,動員12,595人,清理範圍涵蓋960.8公里海岸線。

「守護海洋 引領啟航」淨灘活動

水域清潔作業

清理水域漂浮廢棄物

廢污油水收受作業
2023年海岸環境清理成果 | |||
---|---|---|---|
清理項目 | 非資源回收 | 資源回收 | 漂流木 |
數量 | 2.537.4噸 | 325.9噸 | 429.6噸 |
總計:3.292.9噸 |
開放水岸休憩
配合行政院的「向海致敬」政策,港務公司致力於讓人們更親近海洋,並鼓勵大眾學習尊重海洋的精神,落實提升水岸觀光遊憩設施,營造友善的環境。在2023年,我們於基隆港軍用碼頭進行遷建和後線設施整建工程,包括基隆港東4、5軍用碼頭及威海營區的遷建,以保留現有的客運和貨運功能,同時兼顧親水、遊憩和觀光需求,並提升國軍戰力,實現基隆市、基隆港和國防需求的三贏效益。
本公司亦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遊憩親水計畫」,分別針對蘇澳港和高雄港提出觀光休憩計畫。針對蘇澳港,推動擴建既有的旅運設施,提升服務水準,並改善周邊環境,以滿足國際線郵輪的CIQS(分別是海關檢查(Customs)、證照查驗(Immigration)、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Quarantine)、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Security)執檢需求),同時提供國際旅客觀光休憩場所,打造海上觀光、複合式商店區、戶外停車場、藝文表演活動等旅客遊憩地點。針對高雄港#1-#10等碼頭港埠建設及旅運設施,本公司盤點了高雄港蓬萊商港區整體公共基礎設施,結合智慧化發展並設置五大管線,改善周邊景觀場域,提供遊客悠閒漫步空間,有效提升港區的開放空間和友善的人行步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