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綠色轉型之路:港區的碳管理指南

:::

港口作業特性,船舶產生碳排為港區溫室氣體之主要來源,2023年港務公司為因應國際減排趨勢,已研擬相關減排策略與措施,推動碳盤查、節能管理、再生能源應用等計畫,以達成永續港口目標。

港務公司已於2023年完成臺灣港群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第三方查證,依據歷年盤查結果提出港區減碳策略及藍圖,並提出港務公司範疇一、二減碳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50%,2050年淨零排放」。於2023年在轉型低碳綠色港群做出的許多貢獻。

在溫排減量方面,針對範疇一、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成果:汰換15台燃油公務車、2部燃油設備及機具,採購15萬度綠電。港區植樹11萬7,676棵,總綠地面積達773公頃,減碳效益7,730公噸/年。(環境部表示,造林1公頃1年的碳匯約10公噸。)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再生水使用量達42.6萬公噸,可減碳66.46公噸。(自來水公司減水減碳係數:0.156公斤CO2/公噸)。

在能源管理方面,港區設置公司自用充電樁11槍、公共充電樁71槍;設置智慧水錶135只、智慧電錶312只;船舶高壓岸電共計使用74艘次。

為積極發展良好生態環境並推廣環境教育,2023年基隆港、蘇澳港、臺中港、安平港皆通過生態港認證複評,共提出最佳案例8件。此外,基隆港、臺中港已取得環境教育場所認證,2023年辦理減碳、環保等永續議題說明會、環境教育、會議等共34場次。

為邁向低碳淨零落實永續發展,港務公司透過碳管理、能源與水資源管理,以有效控管營運過程所造成的影響,並為展現環境資源的企業社會責任,公司也持續積極推廣港區與海洋生態之教育,期望社會與環境正向的發展。

相關照片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28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