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港土方處理計畫可有效收容北部公共工程土方,並提升港口效益。台北港分為東、南碼頭、貨櫃碼頭及倉儲區等,填海造地後形成的離岸物流倉儲區面積達339公頃,計劃分四期執行,總可處理7,325萬方土方,預計執行至2037年12月完成。為提高透明度,設立廉政平台,推動生態環保與循環經濟,節省440億元公帑。平台運作保障土方處理的公正性,防範不法行為,並強調「跨域合作」、「行政透明」、「公私協力」與「全民監督」,確保計劃如期完工。本分公司2024年土方交換廉政平台之績效成果資料如下(臺北港土方交換廉政平臺):
- 公開每月收容數量:本分公司每月皆會公開上月土方收容進度,含公土、民土、海運及轉爐石,並公開年度收容數量,使申請機關能知悉年度剩餘數量,俾利規劃出土期程,這些數據讓各方能及時掌握土方處理進度,提升透明度與規劃的準確性,確保後續工作順利進行,更多詳情請見「土方收容進度」。
- 公開工區管制站即時影像:為避免同一時段內有大量土石方運送車輛至臺北港,本分公司於平台公開即時影像,使清運業者能依照現況安排清運,提高了土方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流暢度。
- 公開每月二級品管試驗結果:為確保土質無虞,本分公司自2021年4月起,每月皆會隨機抽驗土方交換案,截至2024年12月已執行44次,並公開於平台上,這項措施的目的是確保土質的合格與安全,讓民眾和相關單位能夠放心,也促進土方交換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更多詳情請見「抽查土方檢試驗」。
- 公開歷次交流及會議資料:本分公司每半年邀集檢廉調及相關單位召開定期聯繫會議,望藉由本平台使制度更加公開透明,讓同仁及廠商執行風險降低,若有任何狀況,隨時可透過此平臺即時尋求各相關單位的協助,使各方能提高溝通的效率,並即時處理問題,以共同維護廉政及執行透明度,更多詳情請見「相關交流及會議資料」。